标题: 徽派写意水墨宏村 淡妆浓抹总相宜 [打印本页]

作者: 夜航船1    时间: 2013-6-15 21:27
标题: 徽派写意水墨宏村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李慕白牵着马从小小的石拱桥上缓缓走过,长衫迤逦,面容俊朗;玉蛟龙飞身掠去,蜻蜓点水般掠过如镜月沼;竹林中,一个如长身俊朗,一个轻柔娇俏,李慕白和玉蛟龙两人在竹林里穿梭飞越,修竹一弯如弓……这就是宏村,月光一样的小镇,青灰的墙壁,黛色的脊顶,永远的牛角式样,春日里桃花斜倚。油菜花金灿遍野,麦田里斜柳旖旎,红荷如美人红润的面颊。远处有青山滴翠,竹海葱茏;近处是炊烟民居,闲适村民。一瞬间,竟有真身于写意水墨中的错觉,人在画中行,不辨日月。


宏村,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而今提到宏村,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集合“牛肠”、“牛角”、牛肚”等元素的牛形古村落,还是那徜徉在中国山水画卷中的水墨乡村,亦或是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的徽派建筑群。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八百余载的历史积淀早已让这个地方与自然合二为一。徽派写意,水墨宏村,浓妆淡抹总是那么相宜。

宏村地理特征——巍然壮观的牛形村落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村中两个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村中民居为“牛身”,“南湖”是“牛肚”,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牛角 古树青山绿水本无价,谁引碧渠到百家?洗出粉墙片片清,映红南湖六月花。
在宏村村口,一眼望去,可见到两棵有500年树龄的古树。这两棵大树,一棵叫枫杨树,当地叫红杨树;一棵叫银杏树,当地叫白果树。北侧的红杨树高19米,围6米,需4、5个人才能合抱,树冠形状像一把巨伞,把这村口数亩地笼罩在绿荫之中。南侧的白果树高20米,形如利剑,直刺天空,因为银杏是世界上稀有的树种,而这棵银杏又有500岁,所以大家把这棵银杏称为村口“瑰宝”。这两棵大树是这牛形村的“牛角”,宏村的“风水树”,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按照这里过去的风俗,村中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着红杨树转个大圈,这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红福齐天;高寿老翁辞世办丧事,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个大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村前河上不到一华里就有石拱桥三座,桥身空透,桥栏低平,宛若彩虹落地,把宏村装扮得分外妖娆。牛身 民居
宏村拥有书院、祠堂和众多的住宅以及私家园林,是徽州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以南湖书院为代表的书院建筑,以承志堂为代表的住宅建筑,以德义堂、碧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反映了14-18世纪徽州儒家文化的昌盛。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牛肚 南湖“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贯穿湖心筑有一道状如西湖苏堤白堤一样的堤坝,只不过比例相对小了许多,堤坝中间偏前一点位置饰有一座精致的拱桥,整个堤坝修造的犹如一支蓄势待发的长箭,笔直而又坚毅地指向山外的远方。这道似箭的堤坝搭在湖上,将湖面一分为二,在箭镞的左边是曲径通衢,绿树掩映参差人家;箭镞的右边是群山起伏,云蒸霞蔚恍若有世外炊烟蔓延。而长箭起处的湖面,左右都筑有半径约两米的四分之一圆形隔坝,据说是用于过滤流入湖中的各种垃圾,以此保证湖水的清净,古人的精巧和细致由此可见。牛胃 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其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挖掘修建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嬉戏。实际上,月塘四围成了人们的共享空间,“风俗民情“的露天舞台,村民自发地聚会期间。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空中炊烟氤氲,徽风柔波。这不正是一幅美丽的皖南民俗画图吗?牛肠 九曲十弯的水圳“圳水悠悠九曲肠,锦鳞追逐戏漂芳。未防浣汲溪流远,户户门前养海棠。”听人说,宏村水圳最初的目的仅是“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奇妙的是,这里水位一直保持着恒定的位置,即便是下雨,也会保持在石桥下一点点。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尺度的保持之微妙,亦从百千明渠暗渠的汩汩清流中窥见一斑。这,竟蜿蜒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水至柔,利万物而不争;水圳亦无直道,大小弯曲间不知绕开了多少拦路的障碍,但从未断绝,从未满溢,静静流淌,惠及宏村百姓。思及此,我的心中充满温厚的敬慕,水圳的千回百转似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信条,不浮夸,不张扬。踩湿漉漉的青石板过月沼,待踏上石板路进入宏村各巷时,便不可再忽视这水圳的存在了。据说水圳连起足足有1200多米长,真可谓家家、院院、户户皆有水。仅从这一点即可看出徽州先人的匠心独具:他们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砌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九曲十八弯的水渠穿敬德堂、敬修堂、承志堂,过月沼与南湖,泽被两岸农田果木,最后流入濉溪--将水之灵动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给静谧的古老村落平添了生机。古人的智慧如何都透着古朴与天真,对待自然的态度亲近而不狎昵,敬畏却不生疏,人与水的关系始终是千百年来与自然相生的著名命题,似宏村这般亲水爱水善水却不侮予水的,正合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古言,灵气充溢,余味悠长。




欢迎光临 (http://ftp.za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