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活着》读书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shh1234
时间:
2017-10-15 15:50
标题:
《活着》读书心得
在读这本《活着》之前
,
我简单读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
说真的
,
我不喜欢余华这个人的文章
,
在我看来他的文章太过鄙俗
,
就算这些文章是在真实反应社会的某种黑暗面
,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鲁迅的批判和马克
.
吐温的戏谑
.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为了教会我们
,
人要好好活着这个道理
,
他说:
“……
《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
我必须承认这句话很经典
,
但我的想法和余华的完全背道而驰
.
我完全不认为父母给了我生命就是让我一味地活着
,
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
这客气地说
,
余华是个过度珍惜生命的人
,
也就是贪生怕死的人
.
当然我不是在说生命是不值得珍惜的
.
同样一条生命
,
他可以在死亡的洗礼中把生命的意义升华到极致
,
也可以把生命尽可能地延长
,
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尽头
.
相对于后者
,
我更倾向于前者的毫不畏惧
,
和死亡的绚烂
.
我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
而是为了我的灵魂而选择活着或死亡
.
只是为了活着而违背了灵魂的本意
,
这是令我发指的
.
就像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恶魔
,
从那时开始浮士德就已经死了
,
纵使他出卖灵魂是为了换取知识和青春
,
他也已经亲手把自己扼死了
.
有人说
,
生命是流星
,
一瞬即逝
.
但我却可以用死亡的火焰把我的生命变为烟火
,
变为昙花
,
纵使只有那一瞬的美丽
,
因为灵魂轰轰烈烈的演绎
,
我把那刻骨铭心的美变为永恒
,
留在人间
.
烟花给了天空一个最唯美的微笑
,
然后为这微笑而被撕碎开去
.
我就是在追求这样残破的美
,
但我也很清楚
,
这个世界上像我一样可以为了灵魂而舍弃一切的人是少数
.
在普通人的眼中
,
灵魂不过是人死前后体重
0.000046
克的差异
,
从而将灵魂的重量定义为
46
微克
.
然而灵魂到底存不存在
,
人从哪里来
,
又该往何处去
,
天堂是否真的向人类敞开
,
通往天国的阶梯到底在哪里
?
之所以这些成为人类千年的难题
,
只是因为时间有多少灵魂想要被拯救
,
想要得到救赎
,
从而人性中的善与恶
,
一切的一切
,
全部纠缠在这
46
微克中
,
被沉重的锁链羁绊
,
浑浊了再沉淀
,
沉淀完再浑浊
,
不断地周而复始
,
永恒地循环着
.
肉体只不过是禁锢灵魂的东西
,
而生命可以把灵魂在现实中具体化
,
只不过是联系灵魂和现实的媒介罢了
.
所以
,
与其说是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
,
不如说我市为了完成我的灵魂在世间存在的意义而活着
.
“
彼岸花
,
开彼岸
.”
也许留下的只有曼珠沙华猩红妖艳的花
,
与甜腻的花香
,
在彼岸见证这最后的结局
.
假如我给《活着》写序
姓名:
***
学号:
***
班级:汉语言文学
***
摘要:余华精心雕琢的故事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
,
同时也冲淡了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作品的真实性
.
我建议余华适当放弃那种以给人造成强烈视觉冲击为目的的写作手法
,
多关注真实的人生
,
而不要耽溺于那些色彩浓艳到有如梵高画作的故事
,
因为真实的人生里往往蕴藏着足以使人泪下的伟大力量
.
关键词:活着 余华 夸张 真实
总梦想着
,
作为
“
红迷
”
的我
,
能在《红楼梦》各种译文版中加上我写的序
,
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这样一部壮丽宏大的文学巨著
.
每每对人提及
,
得到的回答无非是:
“
放着那么些个专家学者作的序不要
,
人家偏偏就看上了你
?”
我总消极地的坚持着
,
脸上挂着尴尬的笑
.
时至今日
,
虽然内心深处还保留着这个梦想
,
但我也知道
,
有些梦想
,
就是实现不了
.
为《红楼梦》写序
,
便是其中之一
.
然而我写序的热情依旧不减
,
于是才有了这个似乎有点不自量的题目
.
好在我写这些东西无非是自娱自乐
,
丝毫没有发表或者公开的意图
.
少了些焦躁的目的
,
便多了几分写作的快乐
.
周国平有一段说日记的话:
“
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
,
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
.
在日记中
,
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
,
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
……”
我觉得这段话用在写文章上也未尝不可
,
一个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的灵魂
,
不为外物束缚
,
才能写出超凡脱俗的作品来
.
所以我觉得
,
每个人都有为书写序的权利
,
发不了不要紧
,
大不了当作日记
.
能够当作日记的文章并不多
.
中国人谦虚
,
一味地贬低自己
,
替人作序叫
“
佛头着粪
”,
作跋叫
“
狗尾续貂
”
;而这种谦虚的另一种表现则是过分地抬高他人
,
在介绍某个作家作品时
,
动辄
“
大家
”
、
“
巨著
”,
让人惊诧整个青黄不接的当代文学史
,
真的迎来了春天
?
至于我这篇序
,
姑且还是让余华
“
佛头着粪
”
吧
.
首先说到他的《兄弟》
,
因为这是我最早看的余华的作品
,
看了上部过后
,
觉得不对胃口
,
和想像的太不一样
,
于是没了看下部的冲动
.
对于我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
,
我看书向来是有始有终的
.
或许就像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吧:荒诞的故事情节
,
失败的人物刻画
,
没有力度的文字表现手法
.
以致有人扬言要给余华这个曾经的牙医拔牙
,
拔掉他的
“
黄牙
”
、
“
假牙
”
、
“
杂牙
”
、
“
黑牙
”.
措词之激烈
,
可见一斑
.
于是又过了好久
,
我才又敢看余华的作品
.
看《活着》就是在这个时候
.
不长的故事
,
只花了一上午的时间
.
一贯的大时间跨度
,
从上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
.
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纨绔子弟福贵
,
因为沉溺赌博输光了家产
,
生生地将老爹气死
,
已有身孕的妻子家珍也被丈人强行带回娘家
.
家道的败落倒似乎让他一下子长大
,
明白了肩上的责任
.
不得以
,
为了维持生活
,
他从赢走他家家产当了地主的龙二手里讨来五亩田地
,
与母亲、女儿一道劳动
,
过起了农民生活
.
一年后
,
妻子带着半岁的儿子回到他身边
.
其实从某种意思上讲
,
这样的生活
,
也未尝不幸福
,
就像福贵的娘说的那样:
“
人只要活得高兴
,
穷也不怕
.”
但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
连男耕女织式的平淡生活几乎都成了奢望
.
为了给母亲治病
,
福贵带着仅剩的妻子从娘家带来的两块银元
,
到城里买药
,
没想到阴差阳错却给国民党的军队拉去当了壮丁
.
在战场上
,
福贵忍受着饥饿与寒冷与死亡的三重压迫
,
九死一生
,
最后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
几乎是侥幸地捡回一条命
.
历经波折
,
他终于回到了家里
,
一家人抱头痛哭
,
却得知母亲早已去世
,
而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得又聋又哑
.
真个是物是人非啊
.
接着是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
,
地主龙二因不配合人民政府
,
被判枪决
.
紧接着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
全村大炼钢铁
,
吃大锅饭
,
用历史课本上的话说
,
那个时候
,
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
这造成了在三年饥荒中
,
村里人几乎饿死
.
俗话说
,
贫贱夫妻百事哀
,
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
,
逼于无奈
,
福贵夫妇只得把女儿送给人家
.
就是这样一个夫妻俩热爱的儿子
,
却因为给产后大出血的区长夫人献血被庸医无情地抽干了血液
!
而那个区长正是福贵在战场上认识的好兄弟春生
.
一家人痛不欲生
,
家珍的病也一天天重了
.
文革来了
,
春生、队长等一大批人都被打成了走资派
.
可喜的是凤霞的婚事终于有了眉目
,
男青年万二喜虽是偏颈
,
但人却实在
,
自然而然地和凤霞走到了一起
.
不久后凤霞有了身孕
,
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
然而好景不长
.
凤霞生把孩子生下来不到十分钟
,
因为大出血
,
死在了夺去有庆生
.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
.
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
,
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
.
毕竟
,
作品中的亡家
,
丧妻
,
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
.
同时
,
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
,
实际上
,
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
.
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
,
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
.
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
.
这样说来
,
《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
,
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
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
,
并予以唾弃
.
但是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市场
,
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
,
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
.
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
,
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
,
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
追寻
,
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
事实上
,
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
,
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
.
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
,
《活着》用一种很平静
,
甚至很缓慢的方式
,
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
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
.
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
实际上
,
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
.
比如:本质上
,
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
,
并无任何意义
.
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
,
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
,
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
.
《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
也正因如此
,
《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
,
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
,
但是
,
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
活着
欢迎光临 (http://ftp.za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