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寻镇杭州临安 河桥古镇,柳溪江畔清溪人家古韵时光柔软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72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昌一千年地贯徽杭浙皖,首镇两百里水通富春钱塘”,
这,说的就是千年古镇——河桥。
河桥古镇位于临安市的南面,因河多桥多而得名。




1200多年前,也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时,有一户汪姓人家为避战乱,从安徽出发,携老扶幼千里辗转流落到了昌化。此时的他们,因一路的奔波早已人困马乏。就在几近末路的时候,发现此地高山环绕,水土肥美,山川秀丽,一片祥和之景,遂决定在此繁衍生息。就这样,一场战乱竟无意间揭开了河桥千年历史的开端。




河桥古镇依托的柳溪江,是 徽杭古道 的 水上 延伸,河桥历史上曾二度繁荣。依托 三江 水口,因河而兴,因商发达,更有 “小上海 ”和“浙西秦怀”的美誉。河桥因商而聚,因商而散,是 中国 很早的移民古镇,自古就是“百姓百行百店百匠”汇作之地。虽名声显赫的大户不多,但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民风,农事家习,成为 临安 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宝藏。包括浙西抗战纪念馆、河桥农博民俗馆、青楼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的保护和恢复,让风韵河桥锦上添花。
河桥古镇是古时昌化县治所在。明嘉靖年,唐昌即(昌化县)设四镇,河桥因“邑水口形胜商务独冠唐昌”被列为首位,至今镇门上“唐昌首镇”犹可见。





河桥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这里人口稠密,商贸繁荣,文化昌明,又因为地处 三江 交汇处,所以被称作“唐昌首镇”。有桥必有水,水路通航,古时“河桥一带,几里许,烟火不下千家”,相当一段时间内,河桥地势之显要不言而喻。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河桥再度繁荣,诸多机构在此设节,颇具影响,河桥也是浙西商业集市,有着“小 上海 ”之称。如今虽历经岁月变迁,古迹名胜已不复往日盛景。



河桥老街 是古镇的象征,是古镇文化最直接的反映。 老街 南北长近2000米、宽5米,皆用条石、鹅卵石铺筑。古街两旁有100多家店铺,具有清末民初传统建筑风貌,还留存着当年店铺林立的痕迹……





河桥老街上的店铺也还保留着当年“前店后坊”的风貌,能看到“许益隆”、“积善堂”、“柴志振”、“胡森盛”、“惠元堂”、“昌南警所”、“悦路轿行”等老店。通过这些颇有历史味道的排门院墙,还能回味古镇当年的气派与辉煌。




在这里,清末的老楼还在,老街上的太平沟是古镇最具特色的一处景观,水从蒲溪引进,流进家家户户的门前,宽一米,深两米,露在上面的石条与路面平齐,有榫卯,每隔一段设有明井,砌石阶,便于居民取水、淘米、洗衣、消防。




如今的河桥,依旧是以清末、民初的徽派民居为主,中间夹杂了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古镇的原貌。
一条长街上,弯弯曲曲的街道,高高低低的房檐。镇既是街,街便是镇。一条“太平沟”横亘在时光里静静流淌,似乎停留在了千百年前的某一天。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0 17:57 , Processed in 0.77716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