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姜立涵新作《大城小室》:浮世众生的北京房事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606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家姜立涵、女演员张静静、金牌图书推广人纪中展,围绕“浮世众生的北京房事”主题进行了对谈

  3月31日,作家出版社携手华为北京在SOHO3Q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沙龙活动。作家姜立涵、女演员张静静、金牌图书推广人纪中展,围绕“浮世众生的北京房事”主题进行了对谈,和读者们分享了北京房价十年涨跌中的人生抉择。

  对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深入。嘉宾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房价涨跌对人的改变、影响,又以姜立涵新作《大城小室》里三个女性形象为例,讨论房子对经济独立后的当代都市女性在事业、婚姻、亲情等方面的影响,引发读者强烈共鸣。


《大城小室》活动嘉宾合影

  80后女作家姜立涵全新都市小说《大城小室》以过去十年“楼市”变迁为轴线,描绘了新一代来都市逐梦的青年男女,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却碰上了一场持续十二年的房价上涨。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房价的涨跌牵引着,他们因为欲望、情感、阶层的冲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同样走过了一段起伏、悲欢,甚至颠倒的人生路程,故事真实、残酷、令人动情。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评价说:“过去十五年,中国大概没有人的生活可以和买房脱离。我盖房子盖了很多年,也亲眼见过许多年轻人买房的故事。对于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房子是保障、是目标,有了房子在一个城市才算有了根。从2006年到2017年,书里的十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飞速变化的十年,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急速变化的十年。姜立涵的小说聚焦在这十年中奋斗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在都市中有感情的困惑、有来自楼市的焦虑,这些困惑和焦虑都无比真实,值得一读。”

  著名演员陈数评价说:“广厦万千的城市里,每一扇窗背后都藏着故事,对漂泊都市的人来说,这扇窗昭示着希望和温暖,也包含着挣扎与困顿。《大城小室》里面的故事似有耳闻,里面的人似曾相识……”

  著名演员梁静评价道:“她的文字饱含情感、生动犀利,极具现实意义。憧憬美好事业,向往幸福婚姻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而过去十年,中国房市的变化重塑了一代人的成功标准与价值底线,这其中,社会与人的成长,都值得细细品味。”

  作家、影评人韩松落看后写道:“姜立涵的小说,有一种奇特的空间感。像是站在城市半空,歌咏、赞叹、争吵、讲演,并且发出Everything Will Flow的感叹。都是细微的男情女事,钱流房潮,却常常有种难以言说的生生不息之感。”

  姜立涵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城”的书写,其代表作《CBD风流志:卿城》,作为“城系列”第一部长篇小说,写透了金融圈里神秘投行的故事,一经出版,广受好评。《大城小室》作为“城系列”小说的又一力作,仍然着眼于大都市欲望驳杂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回望和思考了房价上涨十来年对人的影响,可以说在视角的选择上独具匠心。

《大城小室》   姜立涵 著  作家出版社

  她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

  2007年,正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的好时代。我们在亚洲数十亿美金的商业地产投资基金,也将目光聚焦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新世界。

  正式开工的当天下午,我就被通知去沈阳接收一个刚刚完成收购,某颇有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当地的别墅项目。上午我的同事在广州和其总部高管顺利签约,我的任务是立刻飞去沈阳根据合同约定接管公章、财务章,并在项目公司的内部财务审批流程和重要的银行账户上添加我的名字。美其名曰:Financial controller(财务监管人)。在我还没搞清楚黑莓手机怎么用的时候,便收到了秘书的第一封邮件,机票酒店全部预订好,准备立刻出发。我被这样的快节奏搞得有点慌乱,冲到老板面前说我得回家收拾下行李。老板有点不解地问我:就住一晚,你需要带很多东西吗?被他一问,我有点尴尬地退出来,转念想想,还是得回去,因为我没带身份证,无法登机。于是,那个在业界颇有名望的男神老板,送了我工作中的Rule No.1(第一条纪律):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都要随身携带,且保持在有效期内,我们的工作需要随时待命,随时出发,公司用这么有竞争力的package(薪酬待遇)把大家请来,至少,也要买到你们的时间。

  “买时间”听起来有点残忍,工作久了才明白,这其实是一种mercy(仁慈),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对你来说也许珍贵的时间,对公司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二十五岁的时候,在一群毕业于世界顶尖名校,且个个家世优越的年轻同事中,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那至少,态度端正吧。曾经在律所以为达到极限的工作强度,在投行,轻而易举就被突破了。每天晚上十一点,是我们头脑最活跃的时候,办公室一改白天电话和会议不断的严肃紧张,常常是欢声笑语或者争吵声一片。大家讨论项目,讨论交易结构,也互相开玩笑,悄悄聊聊八卦。时常为了等一个和国外的电话会议,或者某个项目交割,熬到凌晨三四点,中间也去写字楼边新开的“秀”酒吧喝一杯,听听乐队新排练的曲子,看看欲望都市里的红男绿女。是的,我们已经从国贸大厦搬到了长安街边的新天际线——银泰中心,从51层的办公楼落地窗望出去,北京城尽收眼底。

  和我一起奋斗在破晓时分的年轻人,渐渐都成了一生的朋友。彼时大家都是间歇性单身,精力旺盛,常常加了一周班之后,周末还要相约打高尔夫,蹦迪,骑马,泡吧,恨不得7×12地混在一起。我们曾经暗地里互相较着劲,也惺惺相惜地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后来有个词叫“职场发小”,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人。这几年,大家在一个个婚礼中重聚,之后是一次次的满月宴,然后是第二轮的满月宴,开怀地回忆往昔,也尝试建立新合作,然后开玩笑地说:再聚齐,就得等谁二婚了。我在北京没读过书,所以鲜少同学,从最初一个人不认识,到终于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是光阴和青春换来的。

  而北京城的那张地图,在我面前也越摊越大,越来越立体,哪里吃饭,哪里逛街,哪里看电影,哪里剪头发渐渐在图上模糊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哪块地是哪个开发商拍下的新地王;哪个大型综合体的实际控制公司刚在境外被美元基金收购,谋求Reits之路;哪栋超高层写字楼还在建设中的时候,我就穿着高跟鞋,戴着安全帽陪着基金LP代表乘工程电梯登过顶;哪个豪华住宅预售宣传的时候,花了多少钱请了哪个当红明星做代言,我还在财务审批流程上签过字……是啊,十年里万千广厦拔地而起,从掘起第一锨土,到筑起云顶的繁华,新世纪的中国故事,也在挤满了50万人的国贸CBD集中上演。少年时,看TVB的《大时代》血脉偾张,激动不已;等我终于纵身跃入大时代,才发觉香港中环《兰开夏道》的精致和小资,哪里比得上北京CBD《大北窑北》的生机和气魄。

  这个城市,这个国家,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和我的青春联系在一起,渐渐地,我也能自一片片广袤未知的处女地、一栋栋钢筋水泥建造的工地中,看到温暖、希望和情谊。这个野蛮生长又气象宏大的时代,给了我太多感动和体悟,也给了我一份使命感,所幸,我的笔一直没有停,我的心,也一直没有麻木。我看到过冲击,看到过变革,看到过不得已的放弃,也看到过至尊荣耀之后的倾颓。随着年龄渐长,那些经过的故事,和路过的人,常常在静夜里反复萦绕在我的脑海,冥冥之中,它们似乎在召唤我,让我不忍心只做时代的亲历者,更有使命做时代的记录者。时光在这座城留下繁华和废墟,也在我的生命里留下沧桑和豁达,我们的青春筑起了她的生机勃勃,她的伟岸雄浑,也在我们的心湖中投下倒影。我把这些故事,都写进了我心中的城,从《CBD风流志:卿城》开始,我便计划能以“3+2”的模式,写就一个“城系列”的故事,这个系列里有基金、律所、投行,有售楼小姐、公司行政、普通创业者,还有牵动我们每个人神经的“中国楼市”和“中国股市”。

  《大城小室》,便是这个系列中,以十年“楼市”变迁为背景的城市故事。

  2017年3月,中国楼市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疯狂暴涨之后,滚烫的市场像脱缰的野马,被一道道五百里加急的政令,围追堵截,强力喊停。与之相对的,是急红了眼的老百姓斗智斗勇的假离婚、阴阳合同、P2P借高利贷的疯狂对策。公司HR三天两头拿《用印申请》给我签字,附着的全是员工们买房贷款开收入证明的申请。去楼下五星级酒店大堂吧谈事喝茶,或是周末带女儿上美术课听等在门口的家长聊天,说的也全是房。微信不停响,相熟的不相熟的朋友,寒暄几句便迫不及待地追问对未来房地产走势怎么看。那份焦虑的背后,是对漂泊在他乡的安全感的强烈渴望,是对不确定的未来,和把握不了的人生的厌恶与无力。

  四月初的某一天,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某大型房地产中介机构定期发送的市场报告,其中一篇文章,是《北京楼市十年回顾》,摊在我眼前的,不仅仅是折线图、柱状图和数据,还有十年里,北京城一寸一寸的变迁,以及变迁背后,一个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生命。

  于是,我打开电脑,在我的个人公众号上,敲下一个题目,《房事:北京女子图鉴》,这本小说的雏形,那个关于在茫茫大城里求索一间陋室的中篇故事,便在2017年的春光里,如此一气呵成了。

  2005年,初来北京时,我没想过自己会在这里停留十几年,在这座城成家立业、生女育女。当年,透过每一份招聘启事我幻想过的人生,都被如今这完全没有想到过的唯一的真实所替代。如果这世间真有平行宇宙,也许,在那个时空,会有另一个我,在另一个北京城里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而在这个时空里,这座城与我,早在我有意识之前,便以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着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的恩情和亏欠。

  姜立涵用自己的专业背景,用她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带着对都市的深情,书写着牵动每一个都市人神经的故事。这也是她的文字总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让人一口气畅快读完后又掩卷有所思的原因。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7 15:48 , Processed in 1.30071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