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19-3-24 06:20
标题: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四十岁的光景,有身份有地位,收入稳定,一位讨人喜欢的妻子,一对端正开朗的儿女,这种安稳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普世中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模式。
而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翁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这个本应“不惑”的年龄被梦想击中,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家庭、婚姻、妻儿,踏上了追寻梦想之路。对于一个中年人而言,一切从零开始,自然是条噩运之路。
绘画是查尔斯心中的月亮。他告诉前来劝说的“我”,“我就跟你说我得画。我也没办法克制自己。一个人掉进水里的时候,他游得好不好并不重要,他就是得游出来,不然就等着溺水。”他对绘画的热情与狂热,让我在惊异中似乎读懂了他不顾一切追寻的理由。四十岁的他重新拾回的梦想高于一切,甚至高于他的生命。他人的鄙视与失望,他人的不解与误会,他在前四十年所应付与度过的人生,他生活中所有凡俗的一切,曾经井然有序却枯燥无味,瞬间已成过眼云烟。
一夜之间,他将自己从一个成功的股票经纪人,变成一个身上仅有100英镑的流浪汉!是的,那时的查尔斯仅是一个绘画的狂热爱好者,没钱,没有艺术成就的流浪汉,住在龌龊肮脏的居所里。画布与颜料是查尔斯最青睐的情人,只要可以肆意地追逐自己的月亮,每天吃什么、用什么、住在哪里,查尔斯都毫不在意!也只有身无分文购买画布与颜料时,他才会为人人追求的“六便士”吃饭钱出一把力气,而一旦拥有了短期内可以应付的“六便士”,他就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重新投入到他的画作中去。
查尔斯只在乎绘画的过程,也只享受绘画的过程,每一次创作结束便将画作放在一边,再进行新的构思与创作。他从不在乎别人对他画作的评判,不屑于将自己的画作给别人欣赏,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生活的侧目,更没有想过售卖自己的画品为生。似乎他天生就是因画而生的,创作,收藏,再创作,再收藏,这就是他作画的乐趣,他的整个人生方向。
“而攫住斯特里克兰德的狂热,是一种创造美的热情。它让他不得安宁,一直驱策着他四处奔波。他是永远的朝圣者,被神圣的乡愁所缠身,他体内的恶魔毫不留情。有些人追求真理的欲望无必强烈,为了达到目标不惜粉碎自己世界的根基。斯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对他而言,美取代了真理。我对他只能寄予深深的同情。”查尔斯在塔希提岛的朋友布鲁诺船长开诚布公的这段话,客观且深刻地评价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一生。其实斯特里克兰德的乡愁,并不是一般人心中的乡愁,他的乡愁,是一处可以让他自由栖息,自由作画,毫无牵绊地追寻月亮的原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只不过面对时,查尔斯更加坚定地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方向。尽管查尔斯最后在病痛中离世,甚至,在面临死亡的时间里,他一如既往,平静地以画疗病。但无须为查尔斯叹息,他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仍按着自己的兴趣,坚持默默地工作,将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一笔一画地绘在卧室的墙壁上,庄重地对人生作最后的告白,那是他的旷世巨作。
月亮这个皎洁无暇的梦想,有多少人在夜空下默默地、遥遥地仰望着它?有多少人想拥它入怀?可有多少人为了它愿意放弃“六便士”的味道?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惊叹号!
欢迎光临 (http://ftp.zasq.com/~zazww/)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