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太平军克星的出现:曾国藩湘军的组建,开了军队为私人所有的先例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37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853年1月,因母丧在家守制的曾国藩接到朝廷诏令,要他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从此曾国藩走上了组建编练湘军的道路。

湘军士兵的来源,主要靠招募。湘军最初3营是湘乡团勇,全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后来成立新营,曾国藩采取先委派营官,然后令其各回本县募勇的办法。这就确保了所募勇弁必然与营官有某种同乡关系。随着湘军的发展,形成逐层递选制度,即“先择将而后募勇,有将领而后有营官,有营官而后有哨官”。为保证勇丁必须是合格的农民,曾国藩在《营规》中明确规定:“须择技艺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同时还须“取具保结”,登记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存档备查。

曾国藩之所以敢制定如此严苛的募勇要求,是因为他给招募的弁勇以厚饷。曾国藩定正勇月饷4.2两,亲兵护勇略过此数。营官月饷50两,外给公费银159两,以为支付帮办等人月薪、置办旗帜号衣等费用。但其结余归入营官私有。湘军粮饷虽不及其他勇营中之最高者,但已大大优于绿营。正勇月饷高于绿营兵马一倍,与一般农民的年收入更有天渊之别。因粮饷丰富,农民踊跃应募,甚至有出钱贿买入伍者。

在注重募勇的同时,曾国藩更看重的还是选将。曾国藩痛切地感到:“不难于勇,而难于带勇之人。”为此他提出带勇之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这四条又可以归结为“忠义血性”,有则“四者相从以俱至”,否则“终不可侍”。他选拔将才不论资格、官阶,只看是否符合这四个条件,尤其看是否为“忠义血性”之人。为此他提拔了一批出身寒微但饱受程朱理学熏陶的士人,这些人在实践中表现出干练的才能、踏实吃苦的作风,从而与腐败的官场和绿营习气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与绿营之兵均为世兵且兵将分离的状况不同,湘军之勇均为招募,应募入伍为勇,出伍则仍为民;将弁中,高级将领由大帅亲自选拔,各级弁目则为逐层递选。这就使湘军上自将官、下至弁勇,视选拔他们的各级头目为恩主,把优厚的粮饷视为恩主的私惠。各级将领对曾国藩更是感恩戴德。此外,曾国藩等大帅还提倡师生、戚友、同族、兄弟同入湘军,同在一军,甚至同在一营。如曾国藩之弟国葆、国华、国荃,江忠源亲弟忠浚、忠济、忠淑,祖弟忠义、忠信、忠朝等,都是兄弟同入湘军,同在一军。更有一些人本非师生兄弟,入军后通过拜师、结金兰,也成了师生和异性兄弟。湘军中既有着军队等级森严、制约性极强的上下级关系,又有着如上所说的同乡、师生、戚友、家族和恩主交叉重叠的私人关系网。胡林翼、左宗棠,特别是曾国藩,既是统帅,又是这种特制关系的总纲。具备这两套系统的湘军,成了排他性很强的兵为将有的军队,唯曾、胡、左之命是从,他人根本无法指挥。这样的军队即在对太平军作战时保持了极高的战斗力,并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同时也开了近代中国军队为私人所有的先河,为后来北洋军阀的混战割据埋下隐患。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11:14 , Processed in 1.59291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